全球志愿者月故事活动小结

阅读我们2022年全球志愿者月关于灵感、奉献和同情心的故事。我们感谢在座的每个人,以及我们中心25000名致力于志愿服务的人。请务必查看我们每天关于志愿者的故事,他们正在做出真正的改变,并激励他人采取行动。

(点击图片可看志愿者故事)

志愿者张雯茜:

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志愿者王悦霏:

疫情期间为人民服务光荣

志愿者程子芮:

保护家园、爱护环境

从身边小事做起

志愿者邱程:

天下无欺,全民反诈

志愿者蒋萍萍:

让歌乐山变得更美

志愿者费小琴:

我志愿 我光荣

志愿者代官琳:

志愿服务 你我同行

志愿者曾令欧:

以少年之我 担时代之责

志愿者张露: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志愿者王莉:

倾听老人的曾经故事

志愿者王雪:

以志愿服务之路

志愿者凌媛:

志愿服务进行时

志愿者王晓红:

环保净滩,你我同行

志愿者石江:

做志愿者的引路人——

志愿者学堂义工

志愿者陈兴芸:

关爱失智儿童

志愿者涂金容:

弘扬敬老精神,

共筑爱心之城

志愿者罗仁希:

我和山城志愿者的故事

志愿者杨明亮:

收获成长,收获热爱

志愿者吴秋仪:

防疫有我,逆行无悔

志愿者陈香玲:

志愿服务源于心,

献出爱心在于行

志愿者李欢欢:

尽心呵护,用爱祝福

志愿者白雪莹、曹健群:

爱满山城

志愿者白雪莹、曹健群:爱满山城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你们好,今天将由小曹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志愿故事,传递志愿精神。我是本次故事的讲述者曹健群,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白雪莹与曹健群的故事。

小白和老曹是高中就认识的好朋友,在高中的时候老曹就有着想要为社会服务的想法了。但因为她当时还在读高中,没有渠道能够了解更多的志愿活动信息,所以,她们都没有参加志愿活动的经验。到了大学,因为想要发展的关系,小白发现了山城志愿者这个志愿服务机构。在参加了一次志愿活动之后,小白决定将它介绍给老曹。

很快,她们一起参加了“WWF地球一小时”的活动。这是她们的第一次活动,通过做垃圾分类等活动,她们了解到了地球生态环境的现状,明白了应当用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她们的下一代。第二次的活动,也是有关于生态环境的活动——“保护长江鲟”活动。她们了解到长江鲟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大型鱼类之一。但是由于长江环境的影响,长江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认识到长江鲟的重要性,认识到它们是她们的朋友。在第三次的笔袋绘画活动中,小白和老曹一起和小朋友们参与了笔袋绘画活动,在绘画中感受到小朋友的快乐,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小朋友的内心世界。

小白觉得自己是一个功利心比较重的人,加入山城志愿者的动机也是想多挣点志愿时长,好更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和老曹一起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一起聊志愿活动的时候,小白的思想也慢慢发生了转变——正像老曹所表达的那样,参加志愿活动不在于数量的多和少,也不在于参加了多么重要的活动,而在于你有没有一颗想要为山城服务的心。在服务过程中,小白看到了许多印象深刻的笑容,有小朋友游戏时露出的纯粹笑容,有志愿者们做饭时露出的真心笑容,有大人们和小朋友一起完成作品时的笑容,有小白的笑容,也有老曹的笑容。这些笑容,造就了一个个热心的志愿者,也构成了山城志愿者这个火热的大家庭。

这一切的起点都是爱,因为有爱,她们才走到一起,因为有爱,山城才充满温馨。

志愿者李欢欢:尽心呵护,用爱祝福

2021年12月8日,我参加了向日葵康复中心儿童陪护的志愿活动。在那里,我体验了重来没有体会到的感受,那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感觉。比起我所做出的勉强算得上帮助小朋友们的事情,我才是更应该去感谢他们的。小朋友们的坚强勇敢、天真活泼深深打动了我,让我今后的生活充满生机,向阳生长。我在那次志愿活动中能够细心呵护和陪伴小朋友们的进步与成长的同时,更能够与他们的父母、与其他志愿者们友好地沟通和交流,为做好更好的志愿服务而不懈努力。

小朋友们真的是可以记住我们的,他们喜欢我们的到来,更喜欢我们陪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最重要的,我们可以很明显地从他们那里感受到对我们的期待与依赖。在那次活动中,我体会到小朋友们的可爱之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也仅仅只是因为喜欢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而愿意来到他们身边。

活动的最后,“希望小朋友们能够每天都开开心心,早日康复,走进校园;希望他们能够记得在他们的童年有一群喜欢和陪伴他们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希望他们这一生都能够有爱相随,平安喜乐,希望……”

这些是我们最真挚的祝福。

志愿者陈香玲:志愿服务源于心,献出爱心在于行


在加入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前,我便一直很想参加志愿活动,但是不知道参加志愿活动的渠道,所以一直没有参加志愿活动。在此我非常感谢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参加志愿活动的平台,让更多的志愿者能更好的参加志愿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志愿者在重庆科技馆做防疫志愿者

在2021年的暑假,我和我的室友一起在重庆科技馆参加了8天的防疫志愿者,工作有文明劝导、检查游客们的健康码、指导老人们如何查看自己的健康码等内容。我们虽然在一整天参与活动后感到很累,但是却收获到了很多帮助他人的快乐。我还参加过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举办的电话慰问老人活动、在家行益志愿活动、抗疫手抄报线上志愿活动、抗疫小故事收集活动等活动,因为学校在万州区,而很多志愿活动都在重庆主城区举办,因此只有寒暑假或者逢年过节才能到重庆主城区参加志愿活动。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参加更多有趣的志愿活动,能更好地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志愿者吴秋仪:防疫有我,逆行无悔

志愿者吴秋仪:防疫有我,逆行无悔

作为当代青年,应当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021年9月,我积极加入山城志愿者组织的防疫志愿活动,参加铜卫中心疫苗接种服务。我主动担任志愿者领队,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铜元局分院协助疫苗接种,引导接种人至接种点,帮助接种人进行接种建档,维持接种点秩序,为接种者答疑解惑,致力于提高市民疫苗接种率,推动重庆市疫情防控工作。在服务期间表现优秀,获得医疗机构一致好评。

很多年长的接种者不知如何通过疫苗通在线上建档,我的工作之一就是帮助这些接种者,准确录入个人信息,获取接种二维码,记录接种结果。有一位老人令我记忆犹新。一开始由于无法获取接种码,这位老人焦急不安,急得满头大汗。我先安抚好老人的情绪,然后立即查找接受接种码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通过有条不紊的操作,我最终成功帮助老人获取了接种码。老人向我连声致谢,说:“好样的!社会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他的话语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时刻准备着服务社会、回报社会,致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望着老人欣慰的笑容,我突然觉得,不管付出多少汗水与泪水,都是值得的。志愿活动让我们在服务大我的同时,也提升小我的价值。

衷心感谢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生的价值。虽然我们无法到抗疫一线去和医务人员并肩作战,但我们在后方竭尽所能,做好防疫工作。我们可以在疫情期间为社区居民派送生活物资,竭力保障居民的生活需求,力求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并且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身边的人,呼吁大家在疫情期间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态,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志愿者杨明亮:收获成长,收获热爱

志愿者的宗旨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指的是在不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所作出的社会服务工作。但我并非从最开始就秉持这样高尚的心态,将志愿服务当成一种服务社会的行为,而是更多的出于自身发展利益的需要。在上大学之前,对于志愿服务并没有进行过多深刻的了解,只是因为入党需要志愿时长以及提高自身大学综合测评的需要,所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选择了参加山城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获取志愿时长。但渐渐地,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的心态发生了转变。2021年11月27日,我在山城志愿者之家参加了志愿者初级培训,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端正志愿者们的服务态度,向他们讲解基础的志愿服务知识,进而能够让他们出色地完成之后的志愿服务活动。原本我以为这不过是一次形象工程,准备昏昏沉沉地听过去,但高老师的讲解却勾起了我的兴趣。他谈到,他们最开始做志愿服务的活动初心其实也是为了入党志愿时长,但他们在一次次服务社会中逐渐地收获了热爱与方向,最终决心将志愿服务当成贯彻一生的事业。他认为,出于精神收获上的志愿服务是可行的,因为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为了一种社会的和谐与美,正是因为又志愿者作为个人小爱的传播者,才凝聚成了一种社会的大爱。但如果在其中加入过多物质报酬元素,则会使志愿服务丧失原有的意义。

后来,我第一次参加了线下志愿服务活动,也是在山城志愿者之家,不同的是这次我是以义工的身份出现在那里,面对着同样一批刚刚成为志愿者的友友们。当高老师鼓励我站在台上,为他们讲解一下自己的服务经历时,我虽然知道自己经验不足,但还是尽力表达了与大家一同进步的期望。

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并不是之后的志愿服务经历,而是在进行重庆科技馆志愿服务之后,在搭乘3号线轻轨回到学校的路上,坐在公交车上的一位长相非常壮硕的大叔轻轻拉住我的手,给我让座的事。当时我感到非常疑惑与不好意思,因为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我觉得他会是一个比较凶恶蛮横的人。直到他向我解释道:“我看见了你口袋里的志愿者服务证,觉得你们这些志愿者很好,给你们让座是应该的。”当时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在我心间流淌,让我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对公益活动的支持。其实,总的说来,志愿服务并不是非常繁琐且难以解决的工作,它就是一种十分简单的帮助他人的行为。因为他的本意并不是招募工作者,而是鼓励大家去收获精神上的愉悦。在我们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友善与耐心,试着用爱去与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交流。如今的我已经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了,这既得益于山城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长,也是因为在志愿服务中端正态度与思想觉悟,让自己在其中得以成长。希望大家都能够将自己的一部分空闲时间用于志愿服务,不一定是为了要有很大的收获,仅仅是在服务社会时得到一种生命的自豪感就足够了;同时希望大家也能够通过个人小我的行动,构建一个有爱与善意的社会。

志愿者罗仁希:我和山城志愿者的故事

2020年10月,我想了解一下各个地区的志愿活动发展情况的时候,在百度中搜索发现了重庆山城志愿者,非常认可这个组织的活动意义,于是加入了山城之友月捐计划,成为了山城月捐人中的一员,同时申请成为了中心注册志愿者。恰巧当时有一些可以线上或居家即可完成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便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了。同时在抗疫的间隙,我参加了山城志愿者的线上新人见面会,了解到了机构的一些基本知识,也了解到有一群正在线上为我们服务的网络义工,这为我后续加入到小蜜蜂义工打下铺垫。之后我又参加了渝西小家线上培训会、集小红花的线上活动等,也报名参加了小蜜蜂义工和蒲公英义工。作为慧灵的蒲公英义工,我一直积极活跃在官网活动发布的岗位上,我还在为组织整理过新闻稿等工作中做出贡献。

我印象最深的志愿服务经历是我作为小蜜蜂义工客服组的一员,在各个时间段为大家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对有些问题是熟知的,就可以立刻回复,但有一些就不是那么清楚了。但是我很享受和各个小组一起交流工作问题,在解答志愿者疑问时,自己也收获了不同的知识,和山城志愿者们一起工作非常愉快,收获颇多。希望有机会可以在今年高考后的暑假去一趟重庆,领到属于自己的山城志愿者证件,参加一次期待已久的森林义工活动,希望自己可以永葆初心,更好地服务山城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志愿者涂金容:弘扬敬老精神,共筑爱心之城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越来越受人们的关心。通过参与实践志愿活动,我希望可以呼吁社会关注这群被遗忘的人,关爱这些老人,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声问候,一个笑脸,一份爱心,用实际行动去温暖老人们的心窝,使他们爱的天空不再是灰色,而是充满了欢言笑语。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对于当今大学生而言,参与社会实践,对其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当今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具有重要意义。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对于当今大学生而言,参与社会实践,对其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当今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具有重要意义。

志愿者与养老院老人谈心

活动当天上午九点我到达了百宁百顺养老院,一下车,就看到一位婆婆坐在轮椅上晒太阳,我在征求婆婆的同意下,推着轮椅带婆婆去散步。我们散完步后,看到老人们都在折菜,虽然我担心自己做不好这件事,但在老人们的指导下,我开始行动起来,并和他们讨论吃青菜的重要性。大家笑成一片,我也很开心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随后,我便参观了养老院,这个养老院很清静但也很偏僻,我了解到老人们下山很不方便,没有直达的公交车,想下山就得坐摩托车,既要承担较高费用,还挺危险。下楼后,看到一位老人独自一人坐在一旁。我便上去与她聊天。因为不熟悉,我们进行着不自然的问答,“婆婆您在这里住得习惯不?”“习惯。”“您平常这里有些什么活动吗?”“没有。”“家里人经常来探望您吗”“有啊。”这种尬尴的局面足足保持了三四分钟。后来谈及家人方面的问题,那位婆婆眼里闪出了泪光,我觉得她应该是想起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哎好几次我想让她说出心中的委屈,好让她心里好受点,不过回答基本上都是“没事”,我也有事情被自己搞砸了似的失落感。后来大概了解到这些老人们相当一部分都是不愿意来到这里的,他们远离了子女,在这里生活觉得很孤独无助。我也在为他们难过的叹息下离开了养老院。

志愿者陪老人晒太阳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从而能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与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使我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这启发了我们在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一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志愿者和老人们一起择菜

其实,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理所当然要献出一份努力,给老人带去关爱、欢乐和温暖,为他人树立榜样与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在此,我呼吁更多的志愿者行动起来,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们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让老人家们感受到我们广大志愿者的爱心。

志愿者陈兴芸:关爱失智儿童

录音by郑婧雯

有这样一群孩子,以往你是否默默地关注过他们:他们有手有脚,却无法拥有很好的协调能力;他们天真善良,却一向被众人投向鄙弃的目光;他们渴望被人关注,却常不能直截了当地表达他们的情感;他们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群体,却一昧遭到世人的排挤。

他们就是失智儿童。

自从参加了失智儿童的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和筹备对向日葵之家活动的方案之后,我对失智儿童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这些孩子除了智力和普通的孩子有差距、生活有时不能自理之外,在身体的构造等生理方面,和我们相比并没有其他异常之处。所以,我们要学会平等地对待、尊重他们直至亲近他们、了解他们。或许开始的时候会很困难,因为失智的孩子有时候会很固执,对他们说道理又不起多大作用,所以只能用兴趣来激发他们和我们之间的交流。以前听在阳光之家做志愿者的同学们说起过,要想和这些孩子做朋友,先要学会和他们交流。等到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他们心里也会有一个完美的世界,他们同样也会有喜怒哀乐的情绪的转变,也会和志愿者们一齐玩耍、嬉闹。虽然他们的智力仅有像幼儿园的孩子那样,可是他们脸上那种纯真无邪的笑容,在志愿者们离开时他们“多谢哥哥姐姐,哥哥姐姐多来看看我们”的那种依依不舍的话语真的会让人为之动容。

在这次“情满朝阳心”活动真正开始的时候,我期望能够尽我的绵薄之力为这群折翼的天使做最大的努力,期望能够使社会上的各界力量都关注到这一个亟需帮助的群体。他们和正常的孩子一样,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应当给他们多一点儿关爱,多一点儿温暖。

“爱心应当是无私的,应当是无怨无悔的”,曾有一位妇联主席这样说道。确实,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当要有爱心,学会奉献,理解和支持关于失智儿童的公益事业,我们诸多志愿者们更要下定决心为这些天使们谋得一个更加完美的未来。或许这个梦想此刻还离我们很遥远,可是只要我们心中有爱,这份伟大的事业必将愈走愈远。

石江:做志愿者的引路人——志愿者学堂义工

石江:做志愿者的引路人——志愿者学堂义工

九月的盛夏光照夺人,路上的行人形形色色,而坐在志愿者学堂里的小志工们正兴致勃勃地学习着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

2021年9月19日,我参加了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举办的志愿者大学堂义工服务,而这也是目前为止,我感到最为特别的一次体验。在以前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时候我都是作为服务者的身份帮助着需要被帮助的人,与人的沟通也仅仅停留于达成被帮助者的需求。而这一次我所面对的是四十余名渴望成为一名合格义工的新生志愿者群体,他们的故事让我对志愿者这个角色的意义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人人都可参与志愿者服务,而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自己年轻力壮的时候以这种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

但这次学堂活动中,有两位已经年近花甲的阿姨正在参与此次培训。看到她们,我心里升起了小小的疑惑,她们在忙碌了一辈子后,本应该闲下来享受退休生活,但她们为什么不静静享受儿女作伴、子孙围绕的安逸日子,反而选择继续投身志愿事业?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向其中一名阿姨请教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很早之前就想做一些志愿活动了,但一直都在工作,没有时间考虑这些,现在退休了,终于有了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了。”回答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却饱含诚意。也许她们本身就带着最单纯的想法奉献自己,我又何必带着复杂的想法揣测她们的意图。

在这次大学堂义工服务活动中,我向各位新生志愿者们分享了以下志愿服务经验和技巧,每个志愿者都在认真倾听学习:

  1. 如何缓解因长时间工作产生的抗拒心理:增加与其他志工或被服务者的沟通与交流,从他人的故事中找到此次志愿服务的意义。
  2. 如何与初次一起工作的志工快速交流起来:不要太过于羞涩,要积极的和他人交流起来,参与志愿服务的人都不是难于沟通的人,可以通过介绍自己的方式打开话题。
  3. 沟通和交流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志愿者就像一颗颗春天的雨露一样,无声地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润”社会这个绚烂的“物”,让它更加的温暖,更加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