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方莉:每人付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很温暖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山城志愿者开设的故事栏目志愿者说第102期,我们将在这里为大家分享志愿故事,传递志愿精神。我是今天的讲述者____,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方莉的故事。

方莉是来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供应链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她是一个喜欢乒乓球、篮球、爬山的运动爱好者,同时她也对英语口语、拍照、书法、手工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稳重、有毅力,对待事情有责任心与热情,同时她也爱交朋友、待人真诚,为人也较感性。

谈及方莉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她是这样说的:“我起初想给予贫困地区小朋友一些帮助,教授贫困地区小朋友知识,提升他们的技能和才艺,让他们能过上普通孩子应有的生活。

方莉认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必备品质是善良、热爱与奉献。她也跟我分享了她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她参加过涉及不同服务面的志愿活动,如龙门浩老街景区文明劝导、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抗疫手抄报志愿者招募计划、社区公园守护者活动、蒲公英义工招新线上见面会等活动,同时她也曾担任歌乐山志愿活动负责人。

 而最令方莉记忆深刻的是2020年冬季大渡口东正社区支教活动。那时她才刚刚大一,每个周末志愿者们都会向6—10岁的社区小朋友们提供一些文体活动及课程帮助。对这段经历,她是这样讲述的:“我参与了十次支教活动,在一次次相处中也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欢,其中有位叫“蔡蔡”的小女孩每周都非常期待我的到来。记得有一周我有事请假没去参加这个活动,无意得知“蔡蔡”因为没有见到我而非常失望。下一次我去的时候,她早早地就到了教室门口等我,甚至从老远冲过来抱着我对我撒娇,当时我心里真的觉得非常温暖。和那群社区小朋友在一起的日子真的非常愉悦非常满足,他们的热情和童真给了我很多触动,也让我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始终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去面对一切!“

身为当代大学生,方莉能通过志愿服务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并且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而志愿服务让她收获很多:它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让她接触并认识更多不同学校不同领域的伙伴,培养自己为人处事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拓宽了自己的社交圈,学会了很多人情世故的处理;在蒲公英义工歌乐山小组工作中学会了如何更好的衔接和调节上下级的工作,也学到了很多工作技能。

方莉对志愿活动有着很积极的看法:“首先,当一地疫情剧增,其它地方甚至国外医务人员会前来支援,如果没有像他们那样具有志愿精神的人,疫情怎么会那么快被我们人类压制?如果没有志愿者的勇于奉献,我们的日常生活绝不会保持得井然有序,美好又干净。所以,做志愿服务是回报社会,也是锻炼自己!其次,有规划的人都是利用闲余时间做志愿活动,这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以让我们去认识新人,结交新朋友。做志愿服务能丰富自己的闲余时间,让自己踏出原有的小圈子去多多接触与尝试!”

志愿者赖廷杰: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山城志愿者开设的故事栏目志愿者说第99期,我们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志愿故事,传递志愿精神。我是今天的讲述者张玉,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赖廷杰的故事。

赖廷杰是来自重庆邮电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一名学生。他喜欢跑步、游泳与阅读并且对于学习花鸟虫鱼有着浓厚兴趣,也总是喜欢通过与人交流进一步学习和尝试。同时他也是一个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积极为班级服务的人,他工作认真负责,做事细心耐性强,总是积极组织班级的团活动,大学期间他所在团组织被评为“五星级团总支部”,个人也获得“重庆邮电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和“2021年度重庆邮电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的称号。而他在业余时间也经常参加校内外志愿活动,希望能通过志愿活动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锻炼自己的个人能力。目前赖廷杰累计个人志愿服务时长已达204小时,他的热心与坚持令人敬佩不已。

赖廷杰向我分享了参与志愿活动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同时能够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随着志愿服务经历的增加,他发现通过志愿服务,也能锻炼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同时能进一步感受到迈出校园步入社会时的生活百态,无形之中也加强了自己想要尽所能及地为社会为他人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的意识。

作为一位经验颇丰的志愿者,赖廷杰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应具备真诚、用心、尊重他人、自我奉献以及敢于担当的品质,特别是做到尊重和真诚对待他人。他也参加了许多志愿活动,校内有重邮研究生迎新志愿者,新电杯裁判志愿者等;校外主要是山城志愿者服务活动,比如重庆少儿图书馆志愿服务,龙门浩老街志愿者等。

在谈及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新春送福袋”志愿活动时,他是这样描述的:“我们主要的工作是给南坪附近小区的‘空巢老人’送一些日常用品,但在此过程中我发现老人们的住所非常简陋,更重要的是,尽管生活在城里,但由于子女常年在外工作,他们依然非常孤独和缺少关心,因此,当看到我们一群素不相识的年轻志愿者能来看望他们时,他们脸上的那种幸福和开心我仍然记忆犹新,感动却又难过。通过这次活动我懂得要多多关心家里人尤其是家里的长辈,并和他们多联系,有空更是要常回家看看。”

对于许多人认为志愿服务是没有意义的现象,他也表达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首先,他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具备客观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部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很可能是受少些自私自利与骄奢懒惰之人的影响而自己未曾亲身体验过志愿服务的快乐。其次,如果大家积极认真地多次参与志愿服务,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群体是需要帮助的,而且的确有很多人愿意传播爱心与正能量。以最近几年发生的新冠疫情为例,如今很多城市甚至自家小区出门都需要随时亮出健康码和行程码,复杂点的还需要48小时内核酸检测,这对于年轻人不在话下,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这简直是难上加难。别说两码,就是智能手机他们使用都存在很大困难,而此时很多志愿者的服务可以为老人们出行带来了便捷与帮助,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最后,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作为榜样需要鲜活的价值观与可观的正能量,他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志愿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他跟我们分享了志愿服务带给他的意义和收获:参与志愿服务,需要奉献自己、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意识。如果人人都能自愿参与志愿服务,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这也是整个社会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最好体现;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径之一,因为它不仅锻炼了他与别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也让自己更早接触最真实的社会生活,便于融入社会;不仅能够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详细故事内容,浏览下方文章,赖廷杰: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bumble apk

志愿者潘琼琼:助人之生活,如夏花之灿烂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山城志愿者开设的故事栏目山城之友说第13期,我们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志愿故事,传递志愿精神。我是今天的讲述者思文,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志愿者潘琼琼的故事。

潘琼琼是来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学生。她喜欢打羽毛球,没事儿的时候会进行一些运动强身健体。琼琼同学从2022年4月16日开始加入月捐计划,她说:“我是喜欢帮助他人的人,也希望自己可以看的世界会大一点,而不是仅仅只看到自己。月捐对于我的意义也在于此,我想要尽自己的力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平时,琼琼同学也乐于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她认为参与志愿服务必须要具备奉献精神与团队精神,富有爱心与责任心。帮助他人是一件不需要说服自己完成的事,放手去做就好了。当我们问起琼琼同学在她的志愿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时,她说道:“曾经参加过一个为60岁左右腿脚不便的老人打扫卫生的活动,它让我真正地感受到志愿活动的重要性。做志愿活动不需要你有很大的能力,只希望你能永远保持着自我奉献服务的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琼琼同学正在尝试着做一个有大爱的人,学会去体谅别人的感受。

琼琼同学认为加入山城志愿者是自己做得很正确的一件事,虽然开始是受自身家庭情况的影响,但现在她已经喜欢上做一些能够为社会带来实际效益的事情。她说:“现代社会很多人看到的都是大部分人的利益,从大众中寻找商机,这样往往就会有很多人忽视了其他个体。我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到那些被忽略掉的个体,用我的力量去做一些自己可以做且愿意做的事情。”

最后,琼琼同学想送给大家也是送给自己的一句话:“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志愿者魏广豪:为人民尽一份力量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收听本期的志愿者说,这里是山城志愿者之家,分享和传播山城的温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魏广豪的故事。

大家好!我叫魏广豪 ,我 来自重庆邮电大学,就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阅读、看电影是我最大的爱好,我比较偏向于看人生和社会类的书籍,像《杀死一只知更鸟》、《法治的细节》等,在影视方面主要是喜欢看历史片和励志片,通过书本与影视作品的积累让自己理解生活更有深度。

我感觉自己主要还是一个比较慢热的人,刚接触新的伙伴时我不是特别擅长地表达自己,但当彼此熟悉后我会放开自己积极去融入群体。我对待生活和身边的人和事是足够的乐观和自信的,也喜欢做事有计划,对生活追求完美和高标准。

谈及我参与志愿服务的初衷还是在于为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他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不管是环保活动还是各种宣传慰问活动,都能够服务于社会和帮助他人,作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我,内心会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一直积极参与。

我认为做好志愿服务必备奉献精神与责任意识,志愿者要有甘于奉献的品质才会真正地去做到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并且,既然选择了做,就应该全心全意地完成组织所分配的志愿活动 。我在最 近才加入了山城团队,刚开始接触团队的志愿项目。不久之前我参加了见面会,也参加了“中梁云岭”净山活动、“居家养    老服务调研”和“长江轮渡自然课堂”等活动,后续还会积极参加山城的志愿活动,我也在本科院校参加了大量的净山活动、养老院慰问老人的志愿活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领域内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多次的志愿活动中我觉得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还是去养老院慰问老人,因为自己能在和这一群单纯善良的老人相处之中感受到很多温暖。首先能够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了解到他们的社会经历,其次也能够通过我给他们讲述一些比较新潮的事件让他们对当今社会时事有所了解。正是这种双向沟通与陪伴让老人们得到慰藉,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有趣。每当要离开的时候,老人都会像对待自己孙子一样对我们非常的不舍,他们的眼神充满期待和不舍,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觉得,花时间参与有意义的志愿服务特别值得,我也体会到了志愿者能够带给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觉得这种公益服务能够触动我的心。       

对我来说,志愿服务能够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首先不管志愿服务是有助于社会还是能帮助到需要的人群,只要我的行为而便利了他人,这种成就感都会油然而生;其次,参与志愿服务能够 结识到各个层面各个地区的朋友,扩大了我的交际圈,也让自己更加的乐观和善于交际,在校园学不到的知识能够在活动中不断地被完善。总之,参与志愿服务对我而言更是一种贡献自身力量的方式。

我觉得所谓的“志愿服务浪费时间”这种说法其实不太妥当。对于现在的社会而言,志愿服务能够“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它提供了大量的社交和互帮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关怀,促进社会和谐;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志愿活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志愿活动提高了志愿者自身素质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新知识之余还帮助了他人,何乐而不为?

志愿者何姿语:以爱育爱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山城志愿者开设的故事栏目山城之友说第5期,我们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志愿故事,传递志愿精神。我是今天的讲述者司文,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何姿语家庭的故事。

何资语家庭由三位成员组成,分别是爸爸何力妈妈张佳和宝贝女儿何资语。爸爸何力,致公党员,渝中区侨联委员,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大城小事》主持人,人民调解员。重庆市播音主持协会理事,文化和旅游部朗诵考级委员会高级考官!“山城志愿者”亲子义工参与者。帮助广大的老百姓和老乡们解决棘手的问题,为大家排忧解难。同时作为一名父亲,何力和他的太太张佳对女儿的教育始终把“善良与感恩”放在第一位。我们希望她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温暖和影响身边的人,也能因自己的善良获得别人更多的爱。

抱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在2021年4月偶然得知了“爱心小天使”亲子义工月捐计划,于是带女儿加入了其中,让女儿成为了“公益月捐人”,带着女儿一起参加了许多充满意义的公益活动。

问起他们一家的公益经历,他想到最为深刻的一次记忆,说到:“便是去年八月,我们带女儿参加了一次“慰问环卫工人”的公益活动,40多度的连晴高温,我陪着女儿提着慰问品沿着天星桥街道慰问环卫工,在一些大哥哥大姐姐的带领下,女儿非常积极,在慰问过程中还主动向环卫阿姨提出让她试试扫一下地,当她拿着大扫帚时才发现扫帚很重,当时九岁的女儿拿着根本没办法扫,但她还是竭尽全力使出了全身力气拖着扫帚清扫街道,那天下午,她的头发,衣服都被汗水全部浸湿了,但她一点都没喊累,活动结束后在分享时,她说道:我们能做的就是爱护环境,环卫工人真的太辛苦了!”

在丰富的公益经历中,宝贝何姿语成长为了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去年疫情期间通过“渝西小家”的说明会女儿知道了那里有一群“不一样”的小朋友,今年过年在规划自己的压岁钱时,在她的规划清单里,我看到了“月捐款给渝西小家的小朋友。”这一行字,我们很欣慰,通过一次次的爱心公益活动,让女儿积累了温暖与善良,也明白了“爱”的意义!

同时家长也收获颇丰, 2017年开始逐步带孩子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为山区孩子义卖筹款,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录制公益视频,疫情期间带着孩子一起捐款…这些年来,最大的收获是我和太太给予了孩子最好的陪伴,让她在成长路上享受爱,感受爱,同时也学会付出爱!

正如他们对公益的看法“公益活动不是有意义才去做,而是做了才变得有意义!”

详细故事内容,浏览下方文章。

志愿者杨倩:享受公益,传递爱心

志愿者杨倩:享受公益,传递爱心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收听本期的志愿者说,这里是山城志愿者之家,分享和传播山城的温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杨倩的故事。

今天要讲述的是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杨倩。


她参加过学校的志愿者活动,比如疫情防控现场秩序维护及身份信息录入,而杨倩对疫情现场秩序维护印象比较深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当杨倩执勤的时候,一位年迈的老奶奶提着自己家的小板凳过来,对她说:“孩子,看你站了一整天,我拿了板凳,你坐下来歇会吧。”当时杨倩特别感动,顿时觉得这份工作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在做这份志愿者活动时,她任劳任怨,学会了责任与担当。杨倩以前常常觉得自己不怕吃苦,但当面对真正的考验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的不堪一击。疫情防控期间,密封的防护服,二十四小时小时昼夜不分的检测也让杨倩深刻地领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和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杨倩是2021年12月正式加入山城志愿者并加入蒲公英义工队。她正好看到她朋友在山城志愿者当志愿者,心里便产生了也想要加入她们的想法,问了一下她朋友你们还招募志愿者吗,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杨倩果断登录山城志愿者微信公众号报名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山城志愿者。

杨倩在山城志愿者参加过照母山森林公园、渝西小家等活动。每一个活动都令她受益匪浅。其中,杨倩对渝西小家那群特殊的小朋友记忆尤为深刻。那天天气比较炎热,杨倩在渝西小家康复大厅准备好了给小朋友上课的物品后,就跟着领队和重庆工商大学的志愿者们去病房接小朋友们,当杨倩看到那群小朋友的时候,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在这里的小朋友都是患有脑瘫的,有些小朋友受疾病的影响,不能正常的走路,样子十分招人心疼。给杨倩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小男孩,当杨倩第一眼看着她的时候,她内心不禁颤了一下,那位小朋友没有意识,只能给一些很简单的反应。当杨倩抱起她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疾病的原因。她的手一直在抽搐,杨倩看见了心里也十分难受。当到达康复大厅后,杨倩陪她玩着积木折纸飞机 ,开开心心地陪那个小朋友度过了一个高兴的下午。

加入山城志愿者以及蒲公英义工,让杨倩收获了许多的朋友,也让她学会了很多的技能。让她慢慢变得不再害怕与陌生人交流,和大家沟通也越来越熟练,同时更锻炼了她处置事情的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希望我能把志愿之火传下去,在山城志愿者、在蒲公英,更好地为所有人服务。同时希望在自己的志愿者生涯中,能够给自己和其她人带来快乐,享受志愿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时光。”

详细故事内容,浏览下方文章,享受公益,传递爱心—杨倩。

志愿者黄金梅的故事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本期的志愿者说,这里是山城志愿者之家,分享和传播山城的温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黄金梅的故事。

志愿者黄金梅

大家好!我叫黄金梅,目前在字节跳动抖音工作,欢迎大家经常刷抖音哈!平时比较喜欢旅游,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秀美风景下留下自己的足迹。我体悟到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风景的感悟,更是一段丰富的文化之旅、心路之旅。此外,音乐和茶艺也是生活必须品。弹弹古筝,喝喝茶,享受恬静的生活。目前是国家级四级茶艺师,正在备考三级。我是一个善良、赋有同情心,且乐于助人的人,虽然没有雷锋同志那样无私和伟大,但我也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我虽不信佛,无宗教信仰,但我坚信因果。我相信种多少因,得多少果,我对这个世界友善,那么这个世界也会友善的对待我。参加山城志愿者已经好多年了,当时是因为误入了一场蓝丝带的活动,第一次与志愿者近距离接触,感触很深,我觉的我也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认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必备品质是:善良、乐于助人、不计回报,不要把志愿者当成一个去炫耀的资本。作为志愿者这些年来,参加过很多活动,比如:医院陪伴儿童、敬老院慰问老人、图书馆整理书籍、车站捡烟头、公园徒步爬山,还参加过烈士家属的相关活动等。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次参加烈士家属活动,以前总觉得生来就安居乐业,那些牺牲啊、奉献啊、都是电视上的,参加了这次活动才发现,哪有什么安居乐业,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罢了。看着烈士家属说着曾经的事例,眼泪不由得流出,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那种对亲人的思念,深深的刺痛了我。我更加坚信自己往后要做一个有爱、可以帮助人的人。


我以山城志愿者为荣!数万的山城志愿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山城将是多么的美好。我喜欢跟一群有爱的人,一起做有爱的事。对于很多人认为做志愿服务是没有意义的、浪费自己时间的事情这一社会现象,我的看法是: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有的人付出不计回报,有的人付出就是想要得到相应的回报,我相信依旧会有很多人愿意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我相信这是一条长远且宽广的道路。


  详细故事内容,浏览下方文章。

志愿者朱星怡:发自内心的热爱志愿服务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山城志愿者开设的故事栏目志愿者说第63期,我们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志愿故事,传递志愿精神。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朱星怡的故事。

今天讲述的志愿者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20)级西班牙语专业的一位学生,在生活中,她不仅热爱运动还喜欢古典乐器;在志愿服务中,她既有耐心更有责任心。她就是主讲人物——朱星怡。

  谈及她志愿服务的初心,一是在她婆婆的引导下;二是志愿服务带给她的快乐。原话如下:“九年前,我的婆婆带我参与了一次敬老院的志愿服务,那时的我只是感到这群老人的孤独与寂寞,而我的到来以及我表演的节目能为他们带来快乐,我也感到油然的高兴,也由此我的身体埋下志愿服务的种子“。

  在渝西医院关爱脑瘫儿童的志愿服务是她印象最深的一次,她和好友一同前去,却没想到路途遥远因此找路便有些急了,初到医院,环境有些安静,直到小朋友被接来,她们才开始做事。她这样阐述这段志愿经历,“一开始我们就陪小朋友们搭积木、读书、画画,几乎都不交流,后来渐渐熟悉起来,也觉得他们也和正常小朋友一样。可是直到,一个孩子开始闹,就有第二个孩子开始尖叫,紧接着就有第三个孩子开始哭,让人惊慌失措。于是我们便开始手忙脚乱的开始安慰孩子们,可孩子们反而会踹你、吐你,甚至还会打你,我们虽然无奈,但看着他们那迷茫有委屈的眼神就很心疼。结束后,家长们开开心心地把孩子们接回家还向我们道谢,然而此时我们的心情颇为复杂,既备受感动有十分心疼。”

最后,她分享了自己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以及对她的意义。她认为,当代社会需要每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尤其是青年人更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我的行动的思想能帮助到一件事,一个人,这就是极大的幸福。而我也通过参与不同的志愿服务,学会和不同的人交流,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深思,以及让我感受到不同生活,这是一件十分奇妙的事,这也一件很幸福的事。

详细故事内容,浏览下方文章,朱星怡,发自内心的热爱志愿服务。

志愿者肖杭禹:余生,坚定且温柔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本期的志愿者说,这里是山城志愿者之家,分享和传播山城的温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肖杭禹的故事。

我是一位21岁的来自长江师范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肖杭禹。也是一位喜欢阅读、写作、爬山 。目前有600余本书,希望有生之年实现藏书三千的梦想。

我学的是生物,希望自己是一个文理兼修的人。我认为:生物是我理性现实的左岸,文学世界是我安宁感性的右岸。我也喜欢从山脚一口气爬到山顶,当山风掠过发梢的感觉;相信万物有灵,尤其喜欢雨后的森林,喜欢阳光下青草混着泥土的气息。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自来熟,能够很快去融入适应不同的志愿活动要求,和一起做志愿的小伙伴们共同完成任务,很喜欢听不同年纪、身份、职业的人讲他们的志愿故事和人生经历。也是一个比较有耐心的人,愿意花四个小时完成一份活动时间只有1个小时的策划书,很喜欢到少儿图书馆当志愿者,回答小朋友的问题;帮借书的家长找书、不断地整理书册、分拣书籍会让我自己觉得时光温柔和岁月安好。


谈及志愿服务的初心,肖杭禹说:“当初疫情之间在家学习 在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介绍的契机下 开始有正式的机会参加志愿服务 初心是希望有机会感受不一样的生命形态 相信每个人微小的努力 可以让温暖传递”。在我的心里温良是参加志愿服务的必备品质,我本人也做到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生命个体,我们因为共同的志愿活动相聚,所以无论以怎样的初衷参加志愿服务,只要我们是一个善良的人,愿意做一些微小而力所能及的事就是最好的过程。”

参加学校的支教志愿活动是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多次参与学校附近涪陵区小学的支教志愿服务,为他们准备小卡片等小礼物,送上自己的期望与祝福。作为一名师范生,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更是深刻理解当一名老师的不易。作为讲课老师时,从选题、写教案、确定教学素材与用具到真正走上讲台上课,与小朋友们互动再到分开,每次都会有全新的体验。记忆最深刻的是一次上课时由于未把控好课堂氛围导致小朋们异常活跃甚至课堂失控,最后把班主任吸引过来才稳定了课堂,那一刻觉得很对不起班主任,站在她的面前像个犯错的学生一直道歉,但是班主任并没有责怪,只是说以后上课要注意教学环节的把控,对小朋友的鼓励要适当,尤其是物质鼓励。当纪律老师时需要配合讲课的支教老师管理课堂纪律拍照记录课堂优缺点,完成课后反思。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个最后一排的小朋友,上课的时候一直玩自己的橡皮、铅笔,不听老师讲课,对我的提醒也未加过多理会,那一刻深刻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能让小朋友回归课堂本身,而支教的时间也相对较短,最后只能有些难过地看了一眼那个小朋友就离开了。支教最大的收获:孩子们的热情真挚与好学:学校老师的宽容理解与帮助:支教小伙伴们一起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的友谊与来回路上共看一段风景的美好。


最后我想分享了自己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以及意义,让我相信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糟糕,有很多人都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做着温暖的事;我可以和一群同样喜欢做志愿的人一起工作,闲暇之余一起游玩,度过时光也收获成长;我可以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志愿者,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和认识不同的生命形态,找到不同的自己。我相信,温良是每一个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优秀品质。从小到大,我们都接受着这世界来自他人或多或少的帮助与善意。所以,若是有合适的契机和途径,学有余力、工作之余、闲暇之余,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投身志愿服务。

详细故事内容,浏览下方文章。

志愿者王晓红:用一份力量改变自己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本期的志愿者说,这里是山城志愿者之家,分享和传播山城的温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王晓红的故事。

  我是来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学子,名叫王晓红。我是一个有点小内向的女孩,平时喜欢看看剧、听听音乐,偶尔也看看小文章,最擅长的是书法。

 我志愿服务的初衷就是想通过志愿服务扩宽自己视野,也想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想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助人。在上大学之前,基本未离过家,也未独自一人去做事。而在上大学之后,我有幸加入山城志愿者,随后参加多次志愿活动都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改变,我不再胆怯,而是敢于去和他人交流,也因此我对志愿服务抱有极大的希望。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志愿活动是渝西小家。那次活动中志愿者需要陪伴特殊的小朋友,而且是我独自前去。因为自己的方向感太差,导致自己走了很多弯路才到达目的地。当我到达目的地时,领队给志愿者们分配了任务。在看到小朋友们天真的脸庞,我认为一切都值得。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一起唱歌、游戏。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收获到了小朋友们的天真和欢乐,也让我感受了志愿服务的快乐。

  我认为志愿者最需要兼有的品质是耐心、信心,以及爱心,志愿服务带给人们的不是物质上的丰富,而是精神上的愉悦,同时也带给人们能力上的提高和同理心。对我而言,志愿服务是一个扩大自己生活圈子的一种途径,因为志愿服务可以有效提高自己交流的能力,扩宽自己社交圈,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我认为志愿服务是有意义的、公益性的社会行为,它不是浪费时间的事,而是助人助己志愿实践形式,它彰显了中国公民的社会道德观念和互助互爱的社会氛围。志愿服务最大的意义是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价值。

  详细故事内容,浏览下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