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山城志愿者开设的故事栏目山城之友说第23期,我们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志愿故事,传递志愿精神。我是今天的讲述者张玉,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李思颖的故事。
李思颖是来自重庆三峡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思颖喜欢运动,跑步,打羽毛球,跳绳等体育活动,是一个热爱生活,阳光开朗的青春运动型女孩。
我们发现李思颖作为光荣榜录入组成员,志愿时长超过了很多人,而在谈及作为志愿者的初衷,这也正好印证了她行动为他人服务的“十六字方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帮助他人,乐于奉献。”她愿以她的青春默默燃烧芳华,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人,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传递爱心和正能量。

而在服务经历中,思颖涉猎广泛。她主要服务涵盖了老幼弱势群体,助力旅游,新冠疫情防控的参与等,例如她的倩影总出现于渝西小家,陪伴特殊儿童上爱心课堂;忙碌于红岩革命纪念馆,提供爱心志愿服务和文明旅游咨询服务;守护于养老服务站和守站点,陪同老人小孩;穿梭于松山医院核酸检测志愿,查看核酸预约信息和两码检查等等。

在很多的经历中,令她感触最深的是渝西小家活动中的在她旁边坐着的小女孩,小女孩告诉她自己是这些小孩子中最大的一个,可小女孩也才十一岁,在这里却待了七八年,从当初最小的小妹妹成了这里最大的大姐姐。这个小女孩当时说了一句话令她印象深刻,“我们与普通的小孩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我们走得比较慢”,小女孩说这话时一直都是笑着的,刹那间李思颖心里一震,这么小的孩子在经历了伤害后,仍然能乐观面对生活,思颖很敬佩她,便伸手抱了抱她。在活动结束时,思颖特别和小女孩单独告别,并约定经常来看她。后来李思颖如约有空便去并给她带去小零食。而小女孩也没忘记李思颖,思颖说,这让她心里暖暖的,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可以抽出自己的时间去陪伴身边特殊的人群,可能对于自己来说只是特别的经历,可对于这些人群,他们会感到关爱和希望,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在谈话中,李思颖特别向我们强调,当代青年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上去实践志愿活动,切实落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宗旨,在不求任何物质回报的情况下,自愿付出个人时间和精力去做志愿服务。
而笔者在文末想起了王小波的一句话:青春的动人之处,在于她的勇气和远大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