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2004年开始做志愿服务的,而我接触山城志愿者是在2015年的时候,当时我是重庆自然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管理者,高老师也来我们博物馆做志愿者。我因此跟山城志愿者结缘。
因为我自己也是一名志愿者管理人员,所以自己参加山城的活动并不太多,主要也是组织同学参加山城的活动。我参加山城志愿者的志愿活动最多的一年就是2018年,足足有30余个活动了,比如重庆马拉松、大福快跑、健步走、去乐一陪伴特殊儿童等活动。
拿最近的一次来说就是2021年11月参加的沙坪坝区疫情入户排查工作,因为我自己身处服务行业,所以做起来就很简单很轻松,爬了好几栋20几层的楼梯我也不觉得太累,甚至中午都没休息就把下午的任务也做了,我也一直让社区的工作人员回去休息,跟他们说我来就好。虽然有些住户对我们的排查工作表示不理解、百般刁难甚至要打人,但我都能依然耐心微笑解答,因为在我们博物馆里见过的胡搅蛮缠的观众更多,我也逐渐学会怎么处理这些心态。我还参与到山城志愿者的初级志愿者的培训中,为新加入的志愿者分享一些志愿服务理念、礼仪及经验之谈。
我自己也平时组织策划一些关爱特殊儿童、交通安全出行方面的志愿活动,做这么多其实首要的原因是我自己喜欢做,其次就是带动我身边的大学生倡导一种文明精神。我始终觉得一名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
我常常思考活着的意义,以前也会问自己,这么用心去帮助别人是为了什么,是什么东西支撑着我走了这么久。好像不是为了别人给我说一声谢谢,给我一个微笑。一路走来,遇到过开心的不开心的,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还是毅然坚持了下来。
我觉得不仅是做志愿服务时才有助人自助的作风,而应是随时应该保持这种思想理念,它能用于实践用于任何事情,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会怎么与别人沟通,学会关爱别人,也能更珍惜现在的生活。能拥有这种品质的人,真的很优秀。
可是现在出现了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拿公益来说吧,它在某些人眼中已经变得很功利,部分大学生做志愿服务,也许是为了加学分,为了评优评先,他们是为了某个目的,才去做这个事。我觉得这就违背了公益的原则,公益本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却变成了获得利益的某种手段。我希望每一个人在献爱心的时候都能回想一下自己的初心,想一下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而现在的人们忙于自己的生活,不想停下匆匆的脚步伸出手去帮助别人。想要真正地落实纯粹的志愿服务太不容易了。
我也不是什么资深老资格的志愿者,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我热爱我现在做的一切,而且我会一直做下去。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用双手、智慧去帮助别人。
作为一名管理者,每次看到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期盼和信任的眼神,我感到自己身上背负的更多的是责任。在此,我也想趁这个机会,特别感谢我所有的学生们,你们都常说要感谢我的教导,其实我想说的是:我要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共进退,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