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收听本期的志愿者说,这里是山城志愿者之家,分享和传播山城的温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黎欢欢的故事。

我是黎欢欢,来自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我平时喜欢阅读,打羽毛球和游泳,我经常会和小伙伴晚自习下课后或者周末打羽毛球,尽管大汗淋漓,但是很快乐。在生活上, 我觉得自己是个热心肠的人,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获益时会由衷地感到满足和幸福。我和同学们也会经常收集大家喝空的矿泉水瓶,达到一定数量后再拿给保洁阿姨。同时我认为自己也是个同理心比较强的人,会为一些不公平现象打抱不平,讨伐不当得利者,为利益受害者发声;会同情街上游走的流浪者,尽可能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参与志愿服务的初衷首先是受到身边志愿者的影响,看到他们勤勤恳恳忙碌而愉快的身影,我也情不自禁地想为需要帮助的人献一份力;其次是期望在志愿服务中锻炼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又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拓展自己视野,增强忧患意识,增加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另外我也希望这种崇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的人。最后对我来说,在给弱势群体等给予帮助、关心的同时,我自己也在实践中也获得了反省和提升的机会,有利于自身道德素质的完善。

我在校内参与过核酸检测的秩序维护、校外社区重阳节慰问老人、引导儿童跳健身操等活动,在山城志愿服务中心参与过少儿图书馆志愿活动、写抗疫小故事等活动。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石碾盘社区福袋派发活动,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当领队。共有十多个人参与志愿服务,其中大部分是学生,也有比我年长的叔叔和阿姨,我们主要为社区的老人发放纸巾、洗洁精等生活用品。刚开始我对自己是否能组织好长辈们深感怀疑,说话声音也不大,但随着和志愿者们的相处,我逐渐能驾轻就熟地统筹安排好整个工作,同时也感谢他们的配合,让我们成功地完成那次服务并收获了爷爷奶奶们的好评。
对于很多人认为做志愿服务是没有意义的、浪费自己时间的事情这一社会现象, 我觉得可以理解。每个人想法不同,或许有人会这么想的原因是他们做志愿服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没有真正全身心地参与和享受这个过程。诚然,现在社会上部分志愿活动实行形式主义较为严重,这也反映了国家需要对志愿行为加以管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志愿服务积极的一面,它提高了社会运行效率,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志愿服务是我平凡日子里为数不多的乐趣,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 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这些小事可能在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真真实实地改变了我和我周围的人的生活。在书上看到过一句话,“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看社会需要什么”。社会需要爱心,我便真诚地献上爱心,社会需要友爱,我便对每个人亲切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