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说|雷燕——身不能往,心向往之

雷燕——身不能往,心向往之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山城志愿者开设的故事栏目志愿者说第108期,我们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志愿故事,传递志愿精神。我是今天的讲述者丁悦,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雷燕的故事。

雷燕,来自重庆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性格浪漫而安静的她平时喜欢独处,一个人安静地思考、发呆或者睡觉,也喜欢做志愿活动和打羽毛球。

有一句话曾经深深的影响着雷燕同学,护理事业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南丁格尔女士说,上帝曾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爱世人,如同爱自己”。这句话深刻的触动了雷燕同学,激励着她投身志愿活动,并像南丁格尔女士那样,努力把人道主义精神、博爱精神和奉献精神也注入到志愿活动中来,传播着爱与奉献。

作为社会发展模式的重要部分,志愿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发展功能。志愿服务倡导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呼唤与重建优秀传统道德,培育社会正能量。志愿服务也符合现代人的精神特征,能激发社会活力,满足人的多元化需求,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是个体获得社会肯定、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重要平台。

在雷燕看来,作为一名志愿者,必须要有真诚的品质,要有集体主义意识和奉献精神,还要有敢于质疑权威的品质。参加了诸如森林环卫活动、景区志愿活动、疫情防控志愿活动、重庆图书馆志愿活动、渝西医院陪伴特殊儿童志愿活动以及在重庆市十一人民医院协助医护志愿活动等,内容丰富而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让雷燕同学既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己的管理能力。但最让她有感触的是在一次次活动中,感悟到的来自志愿服务的意义,引用来自特鲁多医生墓志铭上的一句话,“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志愿活动的内涵莫过于此。

志愿活动是崇高的,是无私的,在某种程度上,它既可以锻炼志愿者本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也可以传递爱与温暖,为个人的成长提供助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温暖。但志愿活动有时又是渺小的,无奈的,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也许并不能参与惊天动地的大活动,日常的志愿活动中也常常要面临别人对志愿服务的误解和不理解,但正如雷燕同学所说:“做志愿服务是我的选择,不做志愿服务是别人的选择。我们要做的是尊重他人,不对此加以评判。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能做好自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