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本期的志愿者说,这里是山城志愿者之家,分享和传播山城的温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田思语的故事。
大家好,我叫田思语,来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的一名学子。我爱好画画,擅长画简单的植物、人物和风景,因为我没有系统学习过某一种画,所以是拿到什么笔就画什么画,也与彩铅、马克笔等绘画工具都结下深厚的缘分。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慢热的人,一开始和人接触不知道从何说起,但如果找到共同话题后就能滔滔不绝。我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决定要去做事就会有耐心去做完做好,不达目的不罢休。

我参与志愿服务的初衷,是因为大学修学分需要志愿服务时长,所以就加入了山城志愿者服务中心去修学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双赢的结果——既通过帮助他人为他们的生活留下了一道道亮丽的色彩,又修够学分完成了大学任务。志愿服务经历有戴家巷崖壁步道环卫工人体验,松林坡社区养老服务站福袋派送,卢作孚纪念馆志愿者……渐渐地,我摸索出一些志愿服务的经验,也掌握了志愿活动的宗旨与真谛,那就是无私奉献与有耐心。
在志愿服务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是在为社区送福袋时拜访一个九旬老人,她住在一个楼层较高的老小区,虽然她每天上下楼很吃力,但她却把这当做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老人家里东西不多,但是都被收拾得干净,井井有条。即便这一切都展示了老人认真积极的生活态度,也难掩独处的孤寂。我和另一个志愿者小姐姐询问了她的状况,得知她是一位老党员,年轻时特别能干,只是现在儿女不在身边,老伴几年前过世,一个人不得不坚强地过好每一天。我很敬佩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老党员,她们为中国建设贡献了一生,可是看着她的现状,我却无力改变,我得上学,只能常常陪她坐一会儿。这件事让我开始思考现在的老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虽然衣食无忧,但是孤苦无依,需要社会的关爱与照顾。


在认识了解到许多社会现状后,志愿者这个光荣的称号对我有了新的意义,每次穿上志愿者的小马褂,周围人都会对我投来赞赏的目光。因此,做志愿者不仅是得到了社会认同,更是充实了我的人生。
志愿服务让我收获到的是眼界的开阔。我以前觉得没有钱肯定走不远,去不了什么地方,可是志愿者服务地点遍布重庆的各个城区,大多是公交车和轻轨能到的地方,我坐着两块钱的公交车看遍了重庆风光,这让我有了穷游的奇思妙想,生活因此变得趣味十足。
有意义的人生不是只看到个人利益,而是帮助他人实现共同进步。只有不求回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共产主义才有实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