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山城志愿者开设的故事栏目志愿者说第99期,我们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志愿故事,传递志愿精神。我是今天的讲述者张玉,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赖廷杰的故事。



赖廷杰是来自重庆邮电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一名学生。他喜欢跑步、游泳与阅读并且对于学习花鸟虫鱼有着浓厚兴趣,也总是喜欢通过与人交流进一步学习和尝试。同时他也是一个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积极为班级服务的人,他工作认真负责,做事细心耐性强,总是积极组织班级的团活动,大学期间他所在团组织被评为“五星级团总支部”,个人也获得“重庆邮电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和“2021年度重庆邮电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的称号。而他在业余时间也经常参加校内外志愿活动,希望能通过志愿活动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锻炼自己的个人能力。目前赖廷杰累计个人志愿服务时长已达204小时,他的热心与坚持令人敬佩不已。
赖廷杰向我分享了参与志愿活动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同时能够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随着志愿服务经历的增加,他发现通过志愿服务,也能锻炼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同时能进一步感受到迈出校园步入社会时的生活百态,无形之中也加强了自己想要尽所能及地为社会为他人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的意识。
作为一位经验颇丰的志愿者,赖廷杰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应具备真诚、用心、尊重他人、自我奉献以及敢于担当的品质,特别是做到尊重和真诚对待他人。他也参加了许多志愿活动,校内有重邮研究生迎新志愿者,新电杯裁判志愿者等;校外主要是山城志愿者服务活动,比如重庆少儿图书馆志愿服务,龙门浩老街志愿者等。



在谈及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新春送福袋”志愿活动时,他是这样描述的:“我们主要的工作是给南坪附近小区的‘空巢老人’送一些日常用品,但在此过程中我发现老人们的住所非常简陋,更重要的是,尽管生活在城里,但由于子女常年在外工作,他们依然非常孤独和缺少关心,因此,当看到我们一群素不相识的年轻志愿者能来看望他们时,他们脸上的那种幸福和开心我仍然记忆犹新,感动却又难过。通过这次活动我懂得要多多关心家里人尤其是家里的长辈,并和他们多联系,有空更是要常回家看看。”
对于许多人认为志愿服务是没有意义的现象,他也表达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首先,他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具备客观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部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很可能是受少些自私自利与骄奢懒惰之人的影响而自己未曾亲身体验过志愿服务的快乐。其次,如果大家积极认真地多次参与志愿服务,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群体是需要帮助的,而且的确有很多人愿意传播爱心与正能量。以最近几年发生的新冠疫情为例,如今很多城市甚至自家小区出门都需要随时亮出健康码和行程码,复杂点的还需要48小时内核酸检测,这对于年轻人不在话下,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这简直是难上加难。别说两码,就是智能手机他们使用都存在很大困难,而此时很多志愿者的服务可以为老人们出行带来了便捷与帮助,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最后,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作为榜样需要鲜活的价值观与可观的正能量,他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志愿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他跟我们分享了志愿服务带给他的意义和收获:参与志愿服务,需要奉献自己、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意识。如果人人都能自愿参与志愿服务,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这也是整个社会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最好体现;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径之一,因为它不仅锻炼了他与别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也让自己更早接触最真实的社会生活,便于融入社会;不仅能够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详细故事内容,浏览下方文章,赖廷杰: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