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说】刘烨瑾——寻觅生命中的暖光,加速时代里的的徐行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本期的志愿者说,这里是山城志愿者之家,分享和传播山城的温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刘烨瑾的故事。

刘烨瑾——寻觅生命中的暖光,加速时代里的的徐行

大家好,我是刘烨瑾,我是一名大二学生,在西南政法大学学习法学。在生活中,我是一名内敛的人,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缺点,它只是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方式,而且这样的性格赋予了我冷静思考的能力。虽然每次和人交流之后我都需要很长时间来恢复精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联系,也能够理解别人的善意,这是一个很好的双向反馈的过程,也是我热心于公益的原因之一。

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我喜欢阅读书籍,还会在空闲时间进行长跑、游泳等运动,既锻炼身体又放松心情。同时,我也喜欢摄影,在独自旅行的过程中会把沿路的风景和新鲜事物拍摄下来,其实留住的不是旅行,而是在旅行过程中的愉悦心情。

我认为参与志愿服务应当具备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在集体中奉献自己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而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较强的服务意识在公益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具备公益服务精神,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引,积极进取,团结协作。

我起初去参加志愿活动,是因为我对学校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些朋友,也收获了快乐,于是就更有动力继续参加更多的志愿活动。山城志愿者之家更是提供给我很多为他人服务的机会,也曾担任值班志愿者与担任志愿者培训员等职务,也曾入户调查,关心民情。一次次服务经验的积累让我不断进步,不断自省,不断感受到眼前的世界充满了温情与感动,闪烁着人性光辉。

在志愿服务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入户调查走访。由于我不会说重庆话,住户又以本地的老年人居多,因此我只能用蹩脚的重庆话和他们交流。但当我磕磕绊绊地把调查完成时,心中溢满了成功的甜蜜。在调查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几位老人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这让我意识到独居老人对陪伴的渴求。我们应当更加关爱老人,他们和时代淡化联系,但是不应该被时代忽略。

志愿服务对我来说是一个回报社会的过程。现在仍存在着一些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常见或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群体,这些群体同样也需要社会融入感和存在感,也需要我们关心与帮助。在志愿服务中,我能够认识到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使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

我很遗憾现在有很多人对志愿活动持有不认可不支持的态度。我觉得人们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仍需要得到加强培养,比如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志愿公益方面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服务精神,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一批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志愿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