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收听山城志愿者开设的故事栏目山城之友说第4期,我们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志愿者故事,传递志愿精神。我是今天的讲述者邓利园,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刘燕的故事。

刘燕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哲学专业,是一位善良积极的在校大学生。对于为何热衷于公益,怎样接触公益事业,她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刘燕坦言道,刚开始接触山城志愿者之家,仅仅只是为了争取志愿时长,为自己在学校的入党工作做准备。然而,自从她参加了线下新人见面培训会,她的想法产生了彻底的改变。她逐渐明白公益永远在路上,要发自内心地做公益。在不断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她不仅帮助了许多人,自己的能力心态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急性子得到了缓和,社交能力有所提升,还结识了越来越多的好朋友。这也许才是志愿服务真正的意义。
业余生活中,她喜欢玩游戏,但是最近她受到了文学气息的熏陶,喜欢上了看书,她开始享受坐下来品读一本书籍的宁静。她还调侃自己力气还不错,可以在志愿服务中多干些粗活累活,多多贡献自己的力量,果然是个能文能武的姑娘。虽然刘燕是个性子急躁的姑娘,她不喜欢别人重复问他同一个问题三次,但是这并不影响她拥有乐于助人、平易近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对于别人的提问,她会耐心回答;她虽然不善于主动和别人交往,但并不是一个难以接触的人,只要遇到一个合适的契机,你就能发现她的积极和热心。

刘燕说,她认为做好志愿服务最重要的是拥有以下三个必备的品质:第一,为他人服务的决心;第二,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三,不怕麻烦的耐心。在加入山城志愿者之家之后,她参加了很多志愿者活动,比如重庆科技馆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家行益·共同抗疫关怀行动、山城志愿者之家值班的义工、志愿者初级培训暨迎新见面培训……在这些活动中,对她影响最大的是于疫情期间举办的“在家行益•共同抗疫关怀行动”活动。她这样说道:“我发现自己以前对亲人的关心太少,特别是对居住在老家、已经上了年纪的亲人。他们每天在家可以做的事情很少,既不太会社交,娱乐活动也非常有限。于是活动结束以后,我开始坚持每隔一两周和他们通个视频聊聊天。我想哪怕只是几句简单的问候,他们听到了也会非常开心。”
刘燕便是这样阐述自己的志愿经历的,于她而言,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就是提升自我与完善自我。在介绍活动流程的时候,她发现人们不喜欢听长篇大论的发言,所以她尽量做到精简地阐述。对于大家的提问她会整理成文件,让他们自己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她对于自己已经决定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完成、收集信息,而不是一味地等待。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努力和认真中,她提升了自我,完善了自我
刘燕便是这样阐述自己的志愿经历的,于她而言,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就是提升自我与完善自我。在介绍活动流程的时候,她发现人们不喜欢听长篇大论的发言,所以她尽量做到精简地阐述。对于大家的提问她会整理成文件,让他们自己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她对于自己已经决定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完成、收集信息,而不是一味地等待。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努力和认真中,她提升了自我,完善了自我。
目前,很多人认为做志愿服务是没有意义的、纯粹是在浪费自己时间,他们自己不参加甚至鼓身边的人也不参加志愿活动。对于这些言论,刘燕的看法是,这些人大多都是没有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的人,没有亲身体验过就任意地定下结论是非常不负责的行为。如果是参加过志愿服务的人还有此看法,那可能只是他可能没有找到合适的活动类型。山城志愿者之家有很多丰富的活动形式,只要他愿意多多尝试,一定会发现志愿服务的乐趣和益处。当自己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认可,自己也有所收获,此类观点自然随之消失。对于可以自愿参加的公益志愿活动,不理解的人可以不参加、不热爱,但是请不要随意去污蔑和玷污它。

或许我们身边有这样不愿意了解志愿活动的人,不过刘燕也不会因为他们的看法而改变自己对志愿活动的热爱。她会继续将自己融于丰富的志愿活动中,向那些人证明其实志愿活动具有双益性,参与志愿活动既温暖了他人,也治愈了自己,让自己更加优秀而美好。
详细故事内容,浏览下方文章,刘燕——在志愿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