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之友说】董兆祺——志愿之火长传不息,奉献之心长传不绝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山城志愿者开设的故事栏目山城之友说第4期,我们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志愿故事,传递志愿精神。我是今天的讲述者______,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董兆祺的故事。

董兆祺就读于重庆理工大学2019级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在2020年12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了解到了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加入山城志愿者的同时他也成为了一位月捐人。因为他在学校担任院青协会长一职,深知经费对于一个组织的重要性,出于作为组织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他也月捐至今。

在日常生活中,他爱好打乒乓球,拍照(尤其是深空摄影)以及弹电吉他。他说:“在志愿服务当中,我也算是一个健谈的人吧,从加入青协和山城志愿者,一次次的活动会让我接触到不同的人群,从只有几岁的未成年到年过古稀的老年人,更别说还有特殊人群了,我们院青协有一支慧灵天使服务队,我也参加过几次慧灵的活动。在参加活动之前,我也没有如此近距离接触过智障人士,刚开始还觉得有点紧张,后来发现他们也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难以接触,他们其实就像小朋友一样,对什么都很好奇,加上后面在校园内搞过慧灵义卖,那些东西都是他们自己亲手做的,也让大家知道了这一类人群在社会上并不是什么都做不了的。在慧灵的活动也算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可以说志愿服务改变了我。让我从一个内向的人变成了一个外向的人,也让我结识了来自各地各高校优秀的志愿者们。”

三年来,他参加了各式各样的志愿活动,也逐渐领悟到了当志愿者更深次的内涵,除了保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重要的是不能功利。他讲到:“曾经的我认为时长就是全部,直到后来从志愿者到组织者,成为知产青协会长后,了解了历届九位会长,才知道要搞好一个组织不是光说说就能成功的。知产青协成立十年来,从无到有,从校奖到市奖到国奖,又何尝不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呢?从那之后,我也再没提起关于时长的事,时长逐渐对我来说也只是一个数字罢了。”

但是,身边肯定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志愿服务是有意义的,甚至还有曾经他认识的志愿者现如今觉得志愿服务没意思,原因却仅仅是因为没有津贴。关于这一社会现象,他认为:“看清楚就是了,如果他们觉得志愿服务浪费时间,他们也不会去参加志愿活动,就算参加了也不会尽心去做,与其花时间劝诫他们,还不如用这时间培养更多的有奉献之心的志愿者。”

采访的最后,他用知产青协的一句话激励自己的志愿旅程:“志愿之火长传不息,奉献之心长传不绝。”

详细故事内容,浏览下方文章,董兆祺——志愿之火长传不息,奉献之心长传不绝。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